项目及活动

「创新科技嘉年华2021」网上讲座

2021年9月21日

香港科学院将于「创新科技嘉年华2021」举办4场网上科学讲座,内容包括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袁国勇教授的「从SARS到COVID-19」,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叶嘉安教授的「大数据与城市规划」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戴沛权教授的「科技救地球」及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李赞恒教授的「从隐形斗篷到超透镜 」 。

有关公开讲座的更多信息,请浏览:https://innocarnival.hk/

 

讲座题目: 「从SARS到COVID-19」
讲座简介: 
由SARS-CoV-2引起的 2019 冠状病毒病(COVID-19) 大流行在过去 17 个月中,已影响约 1.8 亿人,当中死亡人数超过 390 万 (截至2021年6月)。边境管制和社交距离措施严重影响全球社会经济活动和心理健康。我们回顾 2003 年至 2020 年与流行病学控制和临床管理相关的事件经过和我们团队的研究结果。
日期 /时间: 25/10/2021 / 10:00 - 11:00
讲者: 
袁国勇教授
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
香港大学医学博士
英国格拉斯哥皇家医学院外科荣授院士
英国皇家病理科医学院荣授院士
英国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
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
香港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

霍英东基金教授(传染病学)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
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

袁国勇教授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曾获委任为香港太平绅士、获颁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金、银紫荆星章。他也是英国格拉斯哥皇家医学院外科荣授院士、英国皇家病理科医学院荣授院士以及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荣授院士(爱丁堡及伦敦)。 1997年,香港爆发H5N1禽流感病毒,袁教授最先在医学杂志《刺针》发表报告,指出受感染患者具有异常严重的临床症状而且死亡率高,而患者的样本可在他的实验室透过自行研制的分子检测方法进行鉴定。 2003年SARS爆发期间,袁教授领导团队成功追查到SARS的病原冠状病毒,被亚洲时代周刊誉为亚洲英雄。他在发现新型微生物方面成就卓著,在人类和动物体内发现逾60种新型病毒、10种细菌、四种真菌及两种原虫。袁教授发表的1059篇学术论文被引用超过66,000次,论文内容主要是关于新型微生物或新发传染病病原的研究。



 

讲座题目: 「大数据与城市规划」
讲座简介: 随着智慧技术和智慧城市的发展,大数据比以前更容易获得。城市规划可以利用大数据来规划更美好的城市。大数据可用于土地利用—交通规划、规划实施评估、可持续社区和就业住房平衡规划。

日期 /时间: 27/10/2021 / 11:00-12:00
讲者: 叶嘉安教授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
城市规划及设计陈道涵基金教授
城市规划及地理信息系统讲座教授
香港科学院院士

 

叶嘉安教授是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城市规划及设计陈道涵基金教授、城市规划及地理信息系统讲座教授、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及区域规划中的应用,以及智慧城市和香港、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的城市规划与发展。他于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于2010年当选发展中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3年当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并于2019年当选香港科学院院士。他于2008年获得联合国人居讲座奖,并于2012年在美国辛辛那提举办的第53届北美规划院校联合会(ACSP)中获得Dr. Gill-Chin Lim全球奖。另外,他于2016年获得香港大学卓越研究成就奖,2017年获得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并于2018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获得金奖。



 

讲座题目: 「科技救地球」
讲座简介: 人类活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并且我们给环境带来的改变也显著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健康和发展。随着地球资源的减少和环境的不断恶化,我们必需积极监察我们的环境,并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找到解决方案。此次讲座,我们将介绍并讨论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最新科研进展,并以数据科学及超级电脑为重点。了解地球环境的运作需要跨越学科领域如物理、生物以至社会科学等等,我们应该如何将这些多元化的知识技能进行整合、理解,以更有效地运用预测地球环境这等复杂的系统的变化?我们该如何利用海量的数据、超级电脑及人工智能以找出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奔溃、粮食危机等严峻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又该如何为城市和发展中国家提出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解决方案?诚邀各位参加这次讲座,为我们的未来共同探索。

日期 /时间: 23/10/2021   / 15:00-16:00
讲者: 戴沛权教授
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士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
地球系统科学课程及地球与大气科学学部副教授
香港青年科学院创院院士

戴沛权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地球系统科学课程及地球与大气科学学部的副教授。戴博士本科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其后在哈佛大学取得工程科学(环境科学及工程)哲学博士学位,并再于麻省理工学院担任裘槎博士后研究员一年,2013年开始任职香港中文大学。主要研究大气化学与物理学、农业与森林气象学、及大气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他利用超级计算机建立地球系统模型及统计分析全球观测数据,以了解大气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复杂互动关系,并应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挑战,如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及粮食保障所带来的影响 、以及如何改进林业和农业管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等问题。戴博士多次在大气及环境科学范畴的知名期刊内发表研究结果,包括《Nature Climate Change》、《Atmospheric Chemistry & Physics》、《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等顶尖杂志。




讲座题目: 「从隐形斗篷到超透镜」
讲座简介: 纳米制造的进步使我们能够通过设计纳米结构来构建超材料。我将向您展示这些材料如何根据其结构而不是组成材料赋予其光学特性。这些材料的应用包括从隐形斗篷到制造多功能超材料透镜。
日期 /时间: 24/10/2021    / 10:00-11:00
讲者: 
李赞恒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
物理系教授

李赞恒教授于1998年获得香港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一等荣誉学士学位,并于2000年和2004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硕士、博士学位。 2005年至2007年 , 他在裘槎基金会博士后奖学金的支持下, 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工作。 2007年至2009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9年至2013年,任香港城市大学助理教授。 2013年,他加入英国伯明翰大学担任高级讲师。 2017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目前是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包括纳米光子学和超材料,光学超表面、非厄米系统、变换光学和声学超材料。他发表了 100 多篇同行评审文章。他在香港和之前在英国的研究小组得到了欧盟和香港研资局的研究资助。目前,他正在与香港多所大学领导一项关于“光学和声学中的非厄米系统”的合作研究项目。

 

 

 

 

 

回上页

回到最上